這本書是那種,即使你看了好幾次好幾次,還是會發笑,也還是無法為當中的許多問題下定論的一本書。

凱蒂和大衛已經結婚二十幾年了,凱蒂是一個醫生,期許自己能做個好人,而大衛是一個專欄作家 - 寫的題目是「霍洛威最憤怒的男人」,他憤世嫉俗、語帶諷刺、批評所有他能看到的人事物。

有一天,跟很多時候一樣,大衛和凱蒂由日常生活簡單的對話而產生了一連串的爭辯,凱蒂覺得他再也受不了了,於是提出了離婚......

好消息DJ是一個兩邊眉毛都戴著海龜墜飾的怪人,他在嗑藥以後會具有神奇的力量,幫大衛治好了頭痛、背痛,順便把他的憤世嫉俗也治好了(另一位感受到神奇事件的是大衛的女兒莫莉)。
自此大衛個性180度大轉向,完全變成了與原本個性完全不同的一個人,他不再謾駡,刻薄,而是變成一個「好人」,而且是那種悲天憫人,以天下興亡為己任,希願世界和平,大家都過著幸福快樂日子那種大好人。

想當然爾凱蒂家自此以後,總是上演一場場善良與邪惡的對決,而善良天使的代言人是大衛,他把家裡「多餘」的東西拿去送給沒有這些東西的可憐人,還把空出來的房間接了遊民回家住,並且希望社區的大家共襄盛舉,發起有多餘房間的人收留遊民的活動......。每一次大衛做的善事雖然結果總不如預期,但實在很難否定他做得不對,讓人不知如何是好的地方也就在這裡,作者沒讓大衛異想天開的善行變成笑話,而是多多少少真的有人因為他的作為而受益了。

只是一般正常的家庭絕對不會做這麼多,所以大衛要做「善事」之前總要和家人先爭論一番,關於這些善惡的辯論,總是能令人哈哈一笑,但不可諱言的,笑完後,有一些想法會發酵,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好人,也希望遇到的都是好人,但要好到什麼地步,大多數人都有一個界限,沒有界限的應該不只是好人,那是聖人了,大衛就是朝著聖人的境界前進,凱蒂還是一個好人,她還是關心弱勢團體,偶爾會捐個錢,但和大衛幾乎想要傾其所有付出的作為一比起來,兩人爭論時,凱蒂常常覺得自己「敗了」,因為大衛做的就是平常大家在說的,只是大家都用說的,但大衛做了,不過又挺不甘心,因為已影響到家庭了(大衛一直叫兒子把東西捐出來-理由是他擁有太多東西了,捐一些出來給沒有的人才有正義公理,但兒子覺得自己被剝削了,就去搶人家的東西,反正別人有而他沒有真的很不公平)。

雖然凱蒂許過要個不同個性丈夫的願望似乎實現了,但她覺得這種轉變實在超過太多。
很顯然的,凱蒂代表大多數人,而大衛則是特例,大衛的想法絕對沒錯,要世界大同的話,每個人都應該要效法大衛,只是若每個人都成了聖人,隨時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那實在是不太可能,否則地球早就成了天堂了。

當然,很多人說或做不代表那就是對的,我們要做個幫助別人的好人那也沒錯,但想要獨善其身的過著自己的生活,也不代表他就是一個壞人,在做個好人與不影響自己的生活中拿捏尺度,端看個人怎麼想了。

還有就是我們有時也會悲傷,會憤怒,雖然整天沈浸在悲傷裡不好,
隨時都只有憤怒的情緒也不對,但是若時時刻刻都顯得積極、開心、悲天憫人.....那就更不對勁了,畢竟我們都只是平凡人而已。

凱蒂要「如何是好」?大概是自大衛性情丕變之後,大家都在想的問題(那也表示大多數較接近凱蒂想法的我們,也要如何是好的問題),而本書就在大衛和好消息的做好人計劃中,一路到最後,是沒有個什麼大不了的結局,但那完全不影響閱讀本書的樂趣,這本書真的挺有意思的,不論是主題或者是其中的對話,都讓人有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i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