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劇情是藉由一根煙引起的連鎖反應,作者很巧妙的用了兩個例子,讓大家知道相似的一件事,可能有多大不同的結局。

讀著讀著心中不由得浮現出一個古老的寓言:

「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斧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復見其鄰人,動作態度,無似竊斧者。」《列子.說符》

兩個不同的例子,都藉由媒體的大力放送,整個社會也出現了「亡斧者」想法的集體效應 ---

無竊斧者代表:
原本被判死刑的德西黑。強森(罪名是殺害一名警察),因為在抽最後一根煙時的表現,大家對他的態度由不值得同情,變成了覺得他真是一位熱愛生命的人,最後更被英雄化,成為群眾運動的領導人。至於他當初是否有殺害警察已經不重要了,就算有也是那個警察該死(書裡是沒這麼說啦^^)

竊斧者代表:
原本身分、收入都還不錯的市府員工,不管他當初在廁所是否只是要抽一根煙,就他對待小孩子和其他老弱婦孺的態度來看,長得就像那種會傷害小孩子的人,最重要的是,小孩子是不會說謊的,而犯了傷害兒童罪簡直無可救藥。
還有就是,他居然對市長先生的德政抱以懷疑的態度,並找出各項數據資料來證明事實上問題並沒獲得解決反而更嚴重,實在是團隊裡的害群之馬和危險人物。

如此,為了一根煙,兩者的結局大不同
~

於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行銷和拍馬屁有多重要,用得好可以功成名就,而一個不好,就只好身敗名裂。
(~這不是重點)

讀完後才知道所謂雖然頁數不多
(博克萊顯示的頁數是175),但是卻很豐富的一本書是怎麼一回事,果然在不多的頁數裡至少帶出了死刑存廢、兒童保護(還有因少子化和溺愛導致小惡魔到處橫行的問題)、煙害防治、媒體自律(為搶獨家而枉顧社會道義)、恐佈分子、窮人的法律資源、政客嘴臉、荒謬無用的公共建設......等議題。

值得一讀的書。

博克萊連結: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9462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i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