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g  
    

「人生而自由,卻無處不在枷鎖中。」
~盧梭

剛好在別本書讀到盧梭的這個句子,我想拿來這邊用應該也滿貼切。

我只能說「機緣樂章」是我讀過的保羅‧奧斯特中最不迷人的孤獨了,才剛說他的孤獨很自由,想不到恰恰好就這一本是例外。

這次保羅‧奧斯特不玩弄巧合,而是讓主角一再站上分岔路口 - 選擇,基於自由意識所下的決定,最後卻走到極為荒謬的境地。忽然想到蔣老師說:「在生命的賭桌上,我一定輸完了才走。」這種為愛不顧一切的豪氣,很美。書中的主角納許卻為了錢能帶給他的自由,輸掉了更多的自由,但若不賭上最後一把,肯定會不甘心吧,尤其那無關技術只是機率,說命運很奇妙也不盡然,最後取決的還是當事人自己的個性。

「不自由,毋寧死」
波奇不是個「認命」的人,他留下來只是為了朋友道義,跟著吉姆還債,當知舊債剛清新債又起時,再也不想忍受,逃出了禁錮的牢籠卻遇上了生命的危險,是要告訴我們,生命有時的確是掌握在別人的手中?但相反的另一方面納許牆砌著砌著,心裡卻反而愈見沈澱和平靜。

其實在我看來,砌牆和製作模型的工作沒什麼不同,若有一天姓石的有錢人決定把納許和波奇這一段人生納入他收藏的一部份,他不是也得砌一道牆?差別只在於一個是興趣,一個是身不由己,一個有權和錢,一個只有負債和義務。

保羅‧奧斯特的書一直很好看,也一直很難下一個定論,因為總有各種錯綜複雜的東西交錯期間,讓人胡思亂想,或許在這本書中,自由不自由並不是那麼重要,「機會」和「命運」才是左右結局的關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i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