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奉命重新溫書,雖然幾年沒看,但對某些片斷記憶猶新,可見當年有多喜歡這本書。後面的書頁記著1996年8月買了這本書(初版日期是1995年10月),若記憶沒差池,書是先借別人的看完自己才又去買的,很難想像10年前的自己到底喜歡這書的那一部份,對生活的無奈、對自由的嚮往、還是關於愛情.…..應該是比現在無憂無慮的年紀的呀。
 
重讀一遍,發現經過這些年走入社會的經驗,或是說成長(有成長嗎?^^///),對於書中的討論更能以自己的想法和立場思考,反而沒有當年初看時的激情。
哲學思辯呢?!仍然與他不熟,還是無法思考太深入的東西。
沒有改變的地方是,我的生活還是很悠閒...^^
 
那時應該是大三吧,同學們忙著打工,有些已經在思考決定未來要做什麼,而我從不煩惱這種事,也不打工,只記得跑圖書館還算勤,但可不是去念書,去看小說雜誌的,總之,那時的目標只是先畢業再說。
 
很簡單可以想像以前的自己和同學說起這本書,一定是---我喜歡XXX,因為....,我討厭XXX,因為....。對每個人個性的表現愛惡會很明確,看待事情並且對於愛惡的表現太過於強烈一直是我的缺點,同學曾經跟我這麼說過「xx(我啦)對於討厭的東西,根本就不屑一顧」。或許當時曾否認自己有這麼過份,但是在同學眼中我似乎有時真的過於自我。這也是為啥我覺得我很隨和,同學老愛加一句「對啦,隨你的和」^^
(00會說:靠偶也是^^///---我身邊的朋友一個比一個怪,算來我是很正常的。)
 
現在,有著和馬蒂在世俗潮流中不得不的相同工作性質,看著她桌前的提示單,比照自己的辦公桌,貼了幾張朋友寄的明信片,柯洛、米勒畫的磁鐵,北海道的貓頭鷹磁鐵,印著晴明神社字樣的錀匙圈和希臘、大陸回來的紀念品,很不專業的感覺,但多了點人情味。
選擇身為社會人群裡的一員,生命中真是有許多的不得不,但有時看待生活的態度會讓自己的心境有所不同,身體被拘束在一小塊方框裡,但心情可以不。
 
書中幾個主角個性鮮明,各自代表了某一個想法,但是人不只有這幾種類型,有時我們像馬蒂多些,有時我們是吉兒、素園、滕園或小葉,然而誰能說我們不會是海安呢!海安之於咖啡店,是一種「信仰」的存在嗎?
 
說到信仰,曾經有一位同事對於他的信仰熱烈而忠誠,一直要想辦法讓我了解有多好,有一天他打電話來,聊到生命中遇到前面一堵牆的問題,他相信,這時要有信仰的力量,幫助自己越過這面牆,當時的我其實有點不以為然,跟他說:那為什麼非得要越過這面牆呢?我喜歡沿著牆邊的小路走,風景比較好,前方可能就有一扇門等著,而且門後說不定還有一座橋,至於堅決要翻牆而過的人,即使爬過了,卻又馬上掉到河裡。(記得講到最後他稱讚我很有慧根,其實心裡駡得要死吧)
 
雖然當初是為了抬摃硬說出來的歪理,但可以感覺到,很多人是寧折不屈的,有時逆勢而為堅持做自己會讓自己遍體鱗傷,陷在痛苦的泥沼中無法自拔,但是稍加妥協不行嗎?先順勢而為再慢慢修正,到達不了目的地嗎?承認自己很懶,懶得去跟命運抗爭,說好聽一點是「任性逍遙,隨緣放曠」,說得白一點就是「隨波逐流」啦!
 
就像海安會說的話「為什麼一定要有目標」,若目標只是讓自己往前進的動力,那麼我們不可以只想在原地嗎?(想到之前的一篇網誌--電腦是否升級歪論)
若小葉在他所當處的地方,他會過得很快樂,但他愛海安,一個看似摸不著邊的高尚存在,所以小葉變得不是小葉,他的傷心快樂所有情緒都受制於人。
 
其實不管如何說,這種討論自由/存在的話題,最後總會和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有很大的關連,不能隨心所欲,只因不能不管別人怎麼想,當把別人的意見看得比自己的想法重要,無力感也就從此產生。

這些年看著自己的想法和別人有著滿大的差別,漸漸的發現家庭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或許我視野不夠寬廣,只願在一小方天地裡安身立命(我是農家子弟所以安土重遷啦),儘管身邊都是玫瑰,我需要為自己只是旁邊的一朵不起眼的小花而自卑嗎?不用比較、不用競爭,汲取一些雨露,一縷陽光就能自在的活著。
最重要的是「自有我在」---最近喜歡的一個句子。
 
重讀本書是因為和網路書店的的學姐,說到有一個星期大家忽然同時從msn上消失了,若當時很忙大概不會有這麼大的感觸,而剛巧那時我特別閒,真的好哀怨哦!然後講到「書店」就好像是一干網友的「傷心咖啡店」,於是重讀,且為之記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i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