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gif 

一如以往的拿到書即從正文的部份開始閱讀,剛讀了幾章就跟朋友說:這本書真好看。

想不到讀完後卻為作者留下的伏筆,和未完的劇情而心癢難耐,想著若這部書能完成,想必是一本大鳴大放的巨作。及至讀了附錄裡的書信並了解了作者最後的遭遇,雞皮疙瘩就這麼一陣一陣的從我的皮膚上冒出來,那是戰爭中血淋淋的一面,殘酷、無助、不安且恐懼,也是最為人所熟知的一面,因為即使我們沒有親身經歷,很多描寫戰爭的書本也會把這一部份通盤整理後呈現在大家眼前。

「法蘭西組曲」寫的也是戰爭的真實面,但少見腥風血雨,多的是各式各樣的人對戰爭的反應,是作者親身經歷的觀察和片斷截取的人生百態,對於戰時氛圍的展現可說是入木三分,作者在其筆記裡寫道:「...與其描寫人質死亡,不如將歌劇院昇華的場面赤裸裸的呈獻給讀者.....一句話勾勒悲慘生活,十句話刻劃人性的自私、懦弱、 排外罪惡....。」
於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部作品,由不同人對同一件事的反應對比出更多人性的自然流露,有些事看起來雖然有點荒謬,但要知道世事難料,即使是戰時也不是每個去世的人死因都跟空襲或打仗有關的。

全書分為「六月風暴」以及「柔板」二部,由作者筆記可知,她本想寫五部曲的,且將以類似交響曲的形式表現,但在第二部剛寫完時,就被送往集中營並再也沒有回來,也使得後面的劇情只剩作者筆記中提到的片斷可供想像。

全書前後呼應,但重心不同,第一部「六月風暴」寫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巴黎感受到戰爭威脅的最初,城市居民逃難的情景,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隨身攜帶的家當可看出不同階層的分野,但價值這東西也很難說,有錢人可能捨不得的是滿屋的名畫古董,貧窮的人希望至少能帶上一張全家福照片,而作家視若珍寶的原稿,在另一半眼中看來,可能還不值一個化粧箱.....,至於另一個現實的問題,食物 - 作者藉機嘲諷了一些滿口仁義道德,作為卻不仁不義的富豪之家,但其實要有更多的考量,所以在下定論說人性醜陋之前,我想先以人之常情視之。在這部裡,存在很多不同情況的「人之常情」讓我們思考。

到了第二部的「柔板」,整個慌亂的感覺已不複見,取而代之的是較少受到戰爭波及的鄉間農場,農場裡剩下的大多是老幼婦孺,年輕的男人都去從軍了,下場或沒消息或死亡或成為戰俘,後來德國人入住,於是德國人和法國人間相處的微妙關係成了這一部的主軸,那一方面痛恨著家裡住了傷害兒子/先生的敵人,一方面相處後發現德國人似乎也沒那麼壞,想要示好卻又有罪惡感的想法交織進行,其中年輕士兵和農場年輕媳婦間的曖昧,尤其耐人尋味。

故事就到第二部完永遠的告一個段落,未竟的書留下了無限唏噓,現實的人生又何嘗不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i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