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談談"科幻不是我的菜"好了,這真是一針見血猜中我的心思,大概是被電視上那些外星人影響,一直認為他們長得醜也就算了,還老是要用高科技來侵略地球(KERORO很可愛啦),真是討厭之一。還有就是那牽涉到科學的深奧知識,肯定會讓一向視理科為畏途的我,被搞得七葷八素,此為不愛之二。
於是為了證明科幻真的不是我的菜,回去查了過去幾年讀的書單,這才發現這句話要改成"我以為科幻不是我的菜,科幻卻已無所不在"才對,原來在不知不覺中科幻已經多多少少出現在我的書單中,例如雷.布萊伯利的(「華氏451」、「火星紀事」...等)就是很典型的科幻小說,還有一直被歸類在經典文學的二十世紀三大反烏托邦(「美麗新世界」「1984」「我們」)其實也走科幻路線,既然如此,若往後的閱讀再被「科幻」兩字侷限住,那就太可惜了。
而「鋼穴」是我第一本以「這是科幻小說」的心情開始看的小說,也是第一次接觸到艾西莫夫,更因此了解,原來科幻也可以這麼的平易近人,淺白易懂的文字也可以這麼吸引人。於是從「鋼穴」開始認識貝萊和丹尼爾這對人機搭檔,在「裸陽」之後更期待往後的發展,到現在這一本「曙光中的機器人」,貝萊三部曲的正式告一個段落,雖然以後再也見不到貝萊很可惜,但是丹尼爾還會在,所以對於未來仍是期待再期待的,何況在「曙光中的機器人」中貝萊和丹尼爾不因對方的身份是地球人或機器人而互相維護對方,兩者之間堅定的友情果真令人感動,想必丹尼爾一輩子都不會忘記貝萊這個朋友。(但某些橋段是怎麼一回事啊~告白嗎?好閃^^←每次看到這種對話我都大笑,這是怎麼了~@@)
「曙光中的機器人」把場景拉到丹尼爾的故鄉奧羅拉,貝萊要調查解決的事件則是-誰殺了機器人詹德。為何「只是」一個機器人「壞掉」會造成這麼一場風波?又為何奧羅拉人無法自行解決,一定要貝萊(一位他們看不起的地球人)來調查呢?這又和地球的未來又有什麼關聯?兇手到底是誰?有什麼目的?隨著這些問題的答案逐漸明朗,讀者也歷經了一次奇妙的奧羅拉星球之旅,最後出人意表的結局就更不用說了。(這本書搭配天下出版社已絕版的「正子人」服用會更讚)
奧羅拉的人不像鋼穴裡的地球或裸陽裡的索拉利那麼極端,但仍有自己的問題, 而這種「人」的問題一直是艾西莫夫最關心的,正如我在「鋼穴」的心得裡所說,或許艾西莫夫的書總沒有太多華麗的技巧和花俏的知識可以迷惑人心,但字裡行間那深深的人文關懷自然而然會跳出來感動讀者,現在我每次去到圖書館最令我痛苦的一件事大概是,看著書架上的基地系列陷入借與不借的掙扎,一方面好想借回家一口氣看個過癮,一方面卻又想著一步一步來,等被視為前傳的四部曲看完,再來看架構更大的基地系列,所以圖書館不能太常去,會內傷。
- Jun 30 Tue 2009 13:45
曙光中的機器人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